第二十六章
最后的神话民族 | 作者:夏白虎 | 更新时间:2017-07-04 03:46:30
推荐阅读:
章26
后来精神病医院里发生的事情谁也说不清。
最开始发现奇迹的地方,大概是厨房,夏天,医院总务处好几天没见到食品批发站的车来送货,问厨房,厨房告诉说,不用每天送了,现在肉和青菜能放很长时间不坏,所以每次都一个星期才订货,不用每天订了。
冷藏室的东西是没问题,坏不了,问题是外面日常食用的,又没有冰箱,大热天,不可能呀。到食品储藏室去检查,鱼和肉果然新鲜,西红柿不发蔫,黄瓜不变软,绿叶菜鲜绿,豆腐放了几天不酸,就连剩饭也没长绿毛,怎么回事儿?
盛夏天气热,他们试验,故意把鲜鱼放在外面,居然也没有腐烂。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厨房里没有苍蝇,那些讨厌的,灭不干净的蟑螂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止繁殖,角落里剩下几只死的。很快,全医院的员工都知道了。
那年夏天,全体医生同时暗自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的思想开始不正常,因为他们一致怀疑附近有一种反腐烂,反污秽,反瘟疫,反变质的冷性萧杀力的存在,然后一致立刻认为自己这样想就是疯子。
这时,他们已经无法把看到的和能想到的捏咕在一起,于是精神上都受了打击,颠覆了一切自己信仰的,知道的,和听说过的。学说解释不了医院里发生的事,于是他们从早到晚目瞪口呆地工作和生活,也开始更加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
首先是轻度精神错乱病区的病人一个个开始恢复正常,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一个个往重病区转。
医生们看到了变化,病人的物理行为紧张性放松了,见到医护人员的精神紧张也消失了,有的人见了大夫,还礼貌地点点头。有位一听新闻就用指甲切手腕的老头停止了自杀,那位看守大门的意大利足球队假想狂也不让例行查房的大夫出示外国护照了。
有的病人开始向医生护士打听外面的情况,好像已经从自己精神的牢笼里走了出来。不久,这个病区的病人组成了病友权利保障委员会,质问院方为什么没有图书室,也不开办科技文化讲座,并且谴责活动室的那几本书太不像样子,看着像是糊弄疯子和傻子摆上去的。
此时院方已经开过很多次会议进行医学分析,查找原因。
最后,搜索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唯一行为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病人,那个人仍然是座遗世独立的冰山,对周围的乱象漠然远离,寒气把人逼得几丈开外不敢靠近,唯独她没有变。
医生们开始意识到他们以前从来没意识到的一种可能性,也许她根本就没有病,自然也就没什么可变的,也许这个冷冰冰的人跟院内发生的奇迹有关系?
医院把肇姨转到了重症精神分裂症病区观察她存在的效果,喜欢跟自己在镜子里的影子玩捉迷藏的病人就放弃了这种游戏,有个人总爱跟自己说:“咱们别闹了,好好过日子行不行?”他先是把复数称谓改成单数‘你’,后来改成了‘我’,后来发现再说那句话,就多余了。医院后来终于怀疑,肇姨是一种药。
他们把她放在不同的病房实验,尝试过对强迫症,妄想狂,热情狂,偏执狂等等的‘肇姨自在冰镇疗法’。三个月以后,院方正式聘请她从病人转为医生。
肇姨也正式对他们说:“你们烦死了。”
但是掌握了大量临床实验数据的医院方面坚定地认为,肇姨不仅是镇定剂,也是各类精神疾病的万能萧杀剂。
什么事都有另一面,医院的住房发生重大恐慌。越来越多的病人痊愈了,治愈的病人坚决拒绝出院,有人甚至假装旧病复发,在墙上乱画太阳,到处宣传外面是大沙漠,出去就烤死,院内还举行过反出院示威游行,慷慨悲壮。新病人从外面的世界不断地送进来,可是医院新盖的楼也快没地方住了。
医院也疯了,又找肇姨谈话,婉转地问她行医治病的速度能不能稍微放慢一些,别一下子都给治了,没病的比有病的还让人头疼。她不屑一顾,认为这更不可理喻。
肇姨在医院里随便走动,所过之处,那些看见白大褂就开始装病瞎闹腾的病人,会偷偷投去敬畏的一瞥,相互交换会意的眼神,在背后小声议论。一部分疯得太厉害的患者太过分了,秘密发明了一个宗教,传递一个荒诞得匪夷所思的悖论信条:医院墙内有一个会散步的冬天,它的冰霜寒气,比墙外被阳光烧焦的春天温暖。他们把这个反向对比的思想概念叫做‘辩证接神论哲学意识’,拿这个新发明的主义跟恳求他们出院的医生辩论,他们人多,医生说不过他们。
肇姨有时候,会路过一个病房,站在玻璃窗后面看一眼一个独臂的病人。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整个病区会腾出来只留给他一个人住,为什么每天都有人来轮班守在那里看着他。整个医院,他来得晚,也是病情不发生变化的患者。
大饥荒时期,独臂吴到自己创立的大学去视察。饥饿给大学留下了印记。教员的公寓前面都是种着韭菜和大葱的菜园子,校园西侧主路旁,沿着汉白玉的护墙,种的是丝瓜,东侧和小花园后面的前朝旧楼凡是拐角的地方都是鸡窝,西侧几座公寓楼的平顶上是物理系和工程系家属的联合空中菜地,黄瓜和豆科植物的小花儿像公寓五颜六色的头发一样在风中飘摇。负责接待巡视的校领导在他身旁,热情洋溢地详细介绍学校如何自力更生战胜困难,跟随的人一边听一边称赞,知识分子就是有创造性。
独臂吴礼貌地听完了汇报,问他们:
“同志们,可我的大学呢?学校在哪儿?”
有一年国庆节,晚上大会堂举行联欢会,看完电影散了场,独臂吴见到刘立业全家,他看见刘立业拉着一个小孩,就过去跟他们说话。他问那孩子喜欢不喜欢那个电影,电影是朝鲜战争中一位战斗英雄的故事。那孩子说不喜欢。臂吴很惊讶,就问为什么,那孩子说:“最后全死了,不好看。”大家哈哈大笑,独臂吴回头对跟在后面的导演和演员说:“听到了吧,这位虽小,但也是群众。”
那天晚上刘立业单独向独臂吴说了一些事,情况不太好,经济发展不行,这谁都知道,问题是上来的数字太矛盾,北方和南方的数据都是相反的,分析报告,上面不接受,整天派人来主持修改。他们还说了谁也不应该知道的事,最后说了要点:要小心了。独臂吴点点头,沉默片刻,说:“全民已经委托一人去想,不会想了,你也少想。”
后来他们说的什么,没人知道。
全国的行政系统行将崩溃那年,独臂吴忽然失去理智,他向上面递了一份申请,要求归还他丢失的一只胳膊。上面派人来问病,门口的人不让进,说首长现在怕光,白天不行。晚上又来,但屋里不许开灯,说首长认为灯泡里有鬼,会借着光线溜下来,偷走记忆。他们摸黑进行交谈。独臂吴对来人说:“回去说一声,我要走了,去看大雪,把脑子洗一洗。”
几天后,他进了安定医院。
肇姨路过病房的时候见到了独臂吴,她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对周围发生作用,但如果这种作用在谁身上失效,她会有感知,会觉得心里有块冰疙瘩,不舒服。
独臂吴患的病是健忘症。这病很固执,拒绝被医治,因此引起了一向不注意任何人的肇姨的注意。
多年来,在客厅,独臂吴想给自己倒杯开水,但是却一直行进在倒开水的道路上,却喝不到水。每天早上,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拿着一个空杯子走向屋子对面桌子上放的暖壶,等走到了,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再往回走,走到椅子,坐下来,于是立刻想了起来,又站起来往暖壶那边走,走到暖壶前,又忘了,只好又往回走,再坐回椅子。
他只有坐在那把椅子上,才能想起来他要倒开水,可是一到暖壶前,就遇到了自己的健忘症,只好回到椅子上去取留在那里的记忆,可是离开椅子一上路,记忆又掉进椅子,没一起去。
这种恶性循环,持续的时间太长了,那个倒水的记忆,变得越来越苍老和不新鲜,所以后来他需要在椅子上多坐一会儿,才能想起他想干什么,才能想起他忘了什么。他无休无止地这样干,快把自己累死了,每天都在走进自己的疲劳,每天晚上都是护士们把他抬进卧室放在床上。
这种可怕的,决绝的奋斗,连每天轮换在玻璃窗外盯着他看的人都受不了,他们看得口干舌燥,不停地跟护士要水喝,回家以后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发现自己也在盯着暖水瓶看,梦到的都是四面八方走不完的路,后来全都病了,就需要换新人。
护士们意识到,屋里的桌子和椅子,是独臂吴的南北极,对他来说太远,这么走,走不到,就把桌子和暖壶搬到他的椅子旁边。没有用。
独臂吴开始从房间的另一头继续自己往复循环的绝望路程,这回,连椅子都没的坐。他绝不停止,坚决要行走,不知道他记忆里面还有没有倒水这件事,还是因为惯性,他就是要去倒水。所以只好又把放暖壶的桌子抬回原地。护士们给她倒水喝,他不喝,用疑惧的眼光打量他们,让立刻倒掉。他只喝一个亲随倒的水。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在椅子和桌子的两极之间,进行悲壮的长征,他的大脑忽明忽暗,记忆时有时无,身体倒是结实了许多。
病房的几个护士受不了精神上的刺激,有一位,已经出现早期精神紊乱的征兆,都纷纷要求调换工作岗位。
肇姨站在玻璃窗外看着他,脸上挂着一丝冷笑。只有她,看到了独臂人破坏人类神经的旅程其实是暴怒。
她一来,他也能感到,像被一记飞镖击中,打个冷战,一道犀利的眼光射向她,又立即熄灭,低下头继续走路。俩个人都看见了对方洞穿人心的智慧。她知道他是谁,正干什么,以前见过,都差不多,有的比这邪乎。
他也知道她是谁,以前见过,在刘立业家。